身體經驗創傷療法 SE

Somatic Experiencing 身體經驗創傷療法,簡稱 SE,為身體心理學派中的一種療法,最初從處理慢性壓力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( PTSD ) 開展,由 Dr. Peter Levine 創建,經過 45 年來的臨床研究,結合壓力生理學、心理學、生物學、動物行為學、神經科學以及原始療法等,釋放身心中的創傷銘記,轉化創傷後壓力症狀、兒童時期創傷、心理創傷、慢性壓力等。Dr. Peter Levine 擁有柏克萊大學醫學生物物理學博士,同時也是心理學博士,曾經在美國NASA 擔任壓力顧問。在美國70年代,也曾與當代心理學大師,如:Fritz Perls (完形治療創始者) 等,於 Esalen Institute 研究實驗各式身心靈療法。於 2010 年,美國身體心理治療協會 (United States Association for Body Psychotherapy) 頒發終身成就獎,同時也獲得其它無數獎項。SE 團隊也持續到世界各地發生災難的地方為當地人進行創傷療癒,他在壓力以及創傷康復上的貢獻無遠弗屆。
一般人認為,心理創傷必須是在生命中的重大事件下才會產生。事實上,創傷的發生並非取決於事件本身的大小,這有可能是在重大事件、原生家庭造成的複雜性創傷 (Complex PTSD)、長久累積的慢性壓力、甚或僅是目擊創傷事件、知悉親近人之創傷事件,都有可能引起。在壓力事件下,頭腦、身體與神經系統無法作即時有效的反應,而凍結在當時的狀態中,身體還儲存著當時的創傷記憶。這也就是為何心理上的壓力或症狀,往往會表發於身體的症狀上,像是失眠、心悸、憂鬱、無法控制的記憶、慣性模式等。雖然,人體有自然的療癒能力,但往往被人類理性層面的機制所束縛,像是我們的負面自我批判、罪惡感、無助感、恐懼等。SE 藉由特別研發的身心覺察療癒技巧,以和緩的方式引導身體釋放壓力能量,讓身心回歸平衡狀態,並且幫助個案增加抵擋壓力的能力。
SE 與一般晤談式治療不同之處在於什麼呢?SE 超越了左腦及語言可能產生的障礙。我們慣常處於語言的邏輯性中,以理性說服自己,困在複雜的情緒中,難以釋懷或跳出框架之外,看到另外的可能性。SE 已成功地在各式案例中獲得成效,包括意外事故、自然災害、侵入性手術、身體或性侵害、情緒虐待或忽略、戰爭、失親等。經由身體導引與自我覺察,啟動身體自然療癒機制,釋放身體以及情緒壓力,看到生命的希望,以積極更有活力的態度面對人生。
SE 的過程會是如何呢?我們會在一個安全放心的狀態下,以引導的方式連結主訴困擾與內在的五個層面 (SIBAM) 的顯化-體感 (sensation)、心象 (image)、行動 (behaviour)、情緒 (affect)、意義 (meaning)。舉例而言,Edward 敘述近期發生的某一事件,讓他感到格外的憤怒,這也跟長久以來容易憤怒的模式有關聯。當個案描述事件時,SE 執行師會引導他感受內在的發生,Edward 覺察到腹部有一團像是火球般滾動的感受 (體感),當穩定持續覺察時,他發覺這個滾動開始移動到四肢,讓四肢會想要抖動 (行動),在身體抖動後 (神經系統釋放累積的壓力能量),他察覺原本的憤怒情緒轉為悲傷 (情緒),過去的某個被霸凌的事件經驗浮現腦海當中 (心象),此時 SE 執行師會協助個案以潛意識引導激發內在資源 -內在自我安撫及保護的力量,重塑修復創傷經驗。
SE 使用哪些技術原理呢?接地穩定 (Grounding) 協助個案於當下連結身體覺受,感受身體與大地的連結可以增強內在安全感及穩定度,進而幫助神經系統安定下來,有效率的安撫各種焦慮及起伏情緒 ; 建立界線 (Boundary) 這包含協助個案釐清自我安全界線,不會因為罪惡感、恐懼等忍受身體或心理上的侵犯,讓個案由內而外感到安全,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自己、為自己發聲 ; 自我諧調 (self-regulation) 身心內自有一個自我療癒及諧調的本能,於釋放創傷及情緒神經壓力的同時,以身心和緩穩定的方式進行,讓身心達到全面的放鬆和諧 ; 滴漏法 (Titration) 協助個案以緩和小份的方式逐步釋放身心壓力,執行師會觀察個案細微的聲音質地、皮膚顏色、表情變化、行為改變等,以和緩安全的方式釋放身心創傷。SE 包含許多其他各種身心練習技巧,這邊僅列舉幾個重點讓大家了解。
一些體驗 SE 療程的個案說道:「 我感到更能夠處於當下,以及充滿生命力的感覺。我覺得比較快樂,也較能夠感受到正面的情緒。」「這是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沒有問題,我再也不必害怕人際關係,而且能夠自由地與他人交往。」「每一個療程都讓我更加的放鬆,我不需要不斷重複述說創傷經驗,這讓我釋放內在許多深層的情緒,像是憤怒、羞愧、悲痛等,身體也感到更加輕鬆。」人類的身體其實蘊含著自然療癒的能力,經由適切地導引,累積在身體中的情緒創傷或壓力,得以緩和地釋放,讓我們回歸生命自然的波流,以及內在那穩定的慈悲力量,為生命重新注入愛與希望的能量,擁抱人生、關愛世界。
一般人認為,心理創傷必須是在生命中的重大事件下才會產生。事實上,創傷的發生並非取決於事件本身的大小,這有可能是在重大事件、原生家庭造成的複雜性創傷 (Complex PTSD)、長久累積的慢性壓力、甚或僅是目擊創傷事件、知悉親近人之創傷事件,都有可能引起。在壓力事件下,頭腦、身體與神經系統無法作即時有效的反應,而凍結在當時的狀態中,身體還儲存著當時的創傷記憶。這也就是為何心理上的壓力或症狀,往往會表發於身體的症狀上,像是失眠、心悸、憂鬱、無法控制的記憶、慣性模式等。雖然,人體有自然的療癒能力,但往往被人類理性層面的機制所束縛,像是我們的負面自我批判、罪惡感、無助感、恐懼等。SE 藉由特別研發的身心覺察療癒技巧,以和緩的方式引導身體釋放壓力能量,讓身心回歸平衡狀態,並且幫助個案增加抵擋壓力的能力。
SE 與一般晤談式治療不同之處在於什麼呢?SE 超越了左腦及語言可能產生的障礙。我們慣常處於語言的邏輯性中,以理性說服自己,困在複雜的情緒中,難以釋懷或跳出框架之外,看到另外的可能性。SE 已成功地在各式案例中獲得成效,包括意外事故、自然災害、侵入性手術、身體或性侵害、情緒虐待或忽略、戰爭、失親等。經由身體導引與自我覺察,啟動身體自然療癒機制,釋放身體以及情緒壓力,看到生命的希望,以積極更有活力的態度面對人生。
SE 的過程會是如何呢?我們會在一個安全放心的狀態下,以引導的方式連結主訴困擾與內在的五個層面 (SIBAM) 的顯化-體感 (sensation)、心象 (image)、行動 (behaviour)、情緒 (affect)、意義 (meaning)。舉例而言,Edward 敘述近期發生的某一事件,讓他感到格外的憤怒,這也跟長久以來容易憤怒的模式有關聯。當個案描述事件時,SE 執行師會引導他感受內在的發生,Edward 覺察到腹部有一團像是火球般滾動的感受 (體感),當穩定持續覺察時,他發覺這個滾動開始移動到四肢,讓四肢會想要抖動 (行動),在身體抖動後 (神經系統釋放累積的壓力能量),他察覺原本的憤怒情緒轉為悲傷 (情緒),過去的某個被霸凌的事件經驗浮現腦海當中 (心象),此時 SE 執行師會協助個案以潛意識引導激發內在資源 -內在自我安撫及保護的力量,重塑修復創傷經驗。
SE 使用哪些技術原理呢?接地穩定 (Grounding) 協助個案於當下連結身體覺受,感受身體與大地的連結可以增強內在安全感及穩定度,進而幫助神經系統安定下來,有效率的安撫各種焦慮及起伏情緒 ; 建立界線 (Boundary) 這包含協助個案釐清自我安全界線,不會因為罪惡感、恐懼等忍受身體或心理上的侵犯,讓個案由內而外感到安全,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自己、為自己發聲 ; 自我諧調 (self-regulation) 身心內自有一個自我療癒及諧調的本能,於釋放創傷及情緒神經壓力的同時,以身心和緩穩定的方式進行,讓身心達到全面的放鬆和諧 ; 滴漏法 (Titration) 協助個案以緩和小份的方式逐步釋放身心壓力,執行師會觀察個案細微的聲音質地、皮膚顏色、表情變化、行為改變等,以和緩安全的方式釋放身心創傷。SE 包含許多其他各種身心練習技巧,這邊僅列舉幾個重點讓大家了解。
一些體驗 SE 療程的個案說道:「 我感到更能夠處於當下,以及充滿生命力的感覺。我覺得比較快樂,也較能夠感受到正面的情緒。」「這是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沒有問題,我再也不必害怕人際關係,而且能夠自由地與他人交往。」「每一個療程都讓我更加的放鬆,我不需要不斷重複述說創傷經驗,這讓我釋放內在許多深層的情緒,像是憤怒、羞愧、悲痛等,身體也感到更加輕鬆。」人類的身體其實蘊含著自然療癒的能力,經由適切地導引,累積在身體中的情緒創傷或壓力,得以緩和地釋放,讓我們回歸生命自然的波流,以及內在那穩定的慈悲力量,為生命重新注入愛與希望的能量,擁抱人生、關愛世界。